手机拍摄***的的分辨率依赖于***清晰度和***压制码率的大小,以及一秒多少帧画面的问题。通常情况下640*480的分辨率的***尺寸比320*240的分辨率的***尺寸要大。而640*480指的是:***横着有640个像素点,竖着有480个像素点,这当然要比320*240的大
13m代表1300万像素,根据你的图片显示,这是你手机的最大像素数,像素越大拍出的照片尺寸越大,单个照片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也越大。
大像素的好处是在后期图片裁切时比较方便,由于手机镜头的限制,无法进行光学变焦,很多时候在构图上有很大的限制,大像素所带来的大尺寸,在后期进行二次构图裁切时对画质的影响不会太大。
高像素不代表高画质,画质的好坏与进光量有关,与像素大小并无直接关系。2000万的手机像素没有800万的单反出片清晰。所以不要被广告所误导。
光学照相机其实都是一样的,微距镜头或是有微距功能的变焦镜头,均会标明其放大倍率。比如尼康105mm的微距镜头,最大放大倍爽是1:1,表示被摄物与成像之大小相同(以全画幅尺寸为标准)。
除此之外,还要标注的技术指标中,有图像视角、最小光圈、最近拍摄距离及接滤镜的直径尺寸。
而只有在最近拍摄距离拍摄,才能实现1:1的微距拍摄效果,否则,就与普通拍摄一样了。所以说,最近摄距与放大倍率是有关联的,二者不可缺一。
手机也许使用了数字处理系统,但最近摄影距离与放大倍率也均有。手机不标明并不代表其没有。
单反微距摄影中经常会提到“放大倍率”指标,比如达到1:1的放大倍率才能称之为微距镜头,而手机具有微距性能的话,经常会说到可以离多少多少厘米进行近距离拍摄,这其实只是宣传侧重点不同的问题。
放大倍率和最近对焦距离都是镜头的基本指标,手机镜头虽然规格比较低,但是也和单反镜头一样具有相应的指标。
一般使用相机的人具有一定摄影基础,对于“放大倍率”这个词能够理解。其实放大倍率就是说的拍摄到照片里的这个物体与实际物体的比例,如果能达到一比一等大,就可以算得上是“微距”了。一般非微距镜头是不能达到这样的放大倍率的,拍出的物体通常会比实际物体的比例小一些。比如佳能100mm f2.8L就是一枚微距镜头,它就具有1:1放大倍率。
而最近对焦距离,说的是相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最短的对焦距离,也就是说等于或者大于这个距离的时候,相机可以实现合焦,如果低于这个距离,相机则无法对被摄物体合焦。一般对焦距离较小的镜头可以说是具备一点微距性能,但如果它的放大倍率达不到等比,也不能称之为微距镜头,只是有一定微距性能而已。一般手机镜头都具有一定近摄性能,但未必能达到微距放大倍率标准,而使用手机的非摄影爱好者,对于放大倍率这样的概念又不是很明了,所以有些厂家宣传其手机具有微距性能的时候,会突出宣传期近摄距离,而忽略放大倍率指标,也是一个宣传噱头而已。
①专业微距不宣传最近对焦距离跟消费对象的专注点有关,专业镜头给专业摄影使用,注重的是放大率,比如佳能百微,尼康105微都是1:1放大,而像佳能65微距甚至可以实现1:1-1:5放大,最近对焦距离远低于手机,这在镜头和说明书上都有明确标注。专业镜头的设计跟手机镜头也完全不同,排除像65微这种变态外,一般距离过近是无法完成合焦的。
②手机的微距是通过近距离拍摄实现的放大效果,当然距离越近放大率就越高些,这里也有放大率的问题,其实也会有说明,但这并不是手机消费者关注的痛点。因为普通消费者也理解不了放大率的概念,所以手机更多宣传的是拍摄距离让消费者清晰易懂。
平时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1:1、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放大倍率用1:x表示,放大率=影像大小(被摄物体实际大小)。通常将左边或者右边的任何一个数字归为1,一般表示为1:×或者×:1,前者的含义是被摄物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 ×倍,后者含义是影像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倍。
这里所说的“影像大小”是指投射在胶片或者感光器上的大小,不是指照片上的大小。 1:2就表示被摄物体实际大小是影像大小的2倍,或者说影像大小是被摄物体实际大小的1/2。
很多镜头都带有微距功能,但不是微距镜头,微距功能是附加功能。严格地说,只有达到或超过1:1放大率的镜头才是真正的微距镜头。
举例说明: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1;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5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2;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2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5。
根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个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超过此倍率,就开始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范围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1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