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行相机 > 正文

约旦旅行相机***

  1. 外出旅游,你一定会在地标性建筑物前留影吗?
  2.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外出旅游,你一定会在地标建筑物留影吗?

很高兴能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旅游,也去过很多地方但就我个人而言不一定要在每一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前留影,下面就举一例说明。

上图是云南省芒市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傣式建筑《猛焕大金塔》。

如果你在这一建筑面前留影,我总觉得有点不适和不妥,因为这一建筑的造型柔和了浓厚的傣式文化,傣式风格,傣式信仰,外加该建筑造型复杂,无论是傣族人还是汉族人站在此建筑面前留影,我认为都不会有很好的纪念意义,不是因为这个建筑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有些建筑好像不匹配将自己置身其中作为纪念的照片

约旦旅行相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图是西藏的《布达拉宫》,我于2011年5月去的***,我觉得在这一建筑面前留影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去***是高海拨地区,很多人因高反不能前往而遗憾,另外《布达拉宫》所含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民族意义是非凡的。

上图是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蝴蝶泉本身没有建筑可言,但因一部电影而让全国家喻户晓,2009年我来到这里,穿上白族服装在蝴蝶泉边留个影,也很有纪念意义。

上图是云南的香格里拉,这张照片里也没有建筑,照片里是人和世界上最大的藏式转金筒,该转金筒总重60吨,高21米,这个转经筒为镏金纯铜制作,筒内藏有经咒、六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共16吨,需要四五个人合力才能转动,而且该转金筒是矗立在海拨3300米地方。

约旦旅行相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这个地方留个影也是不错的哟。

当然,多数地标性建筑还是值得留影的,但我认为一定是有独特代表性的,不一定非要人云亦云的去从众,把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最值得去纪念的建筑留在照片中的自己身后,以保留永久的回忆。

视频加载中...

那是肯定的,毕竟一个地标也代表了一个景的标志中心,拍照摄影也是为了让自己能跟景点地标合景做个留念,至少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了照片或者***都是满满的回忆。

约旦旅行相机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出旅游,你一定会在地标性建筑物前留影吗?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不是所有的地标性建筑物都适合留影,因为留影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1适合留影的地方,像著名的建筑物,几乎谁看到照片,大家都知道这个建筑物叫什么名字。像北京天安门,万里长城故宫上海外滩,东方明珠。武汉的黄鹤楼,长沙的橘子洲头。凤凰古城丽江的大水车,***的布达拉宫。

法国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莫斯科红肠,说明这个建筑物知名度非常高,叫人看到这些照片,是赏心悦目。这个留影是非常必要的。

2每个人爱好不同,留影的地点不同,是无可非议的。有的人喜欢中国建筑物,有的喜欢欧洲建筑物,有的喜欢美洲建筑物,各种建筑物代表不同的建筑风格。

如果你是名人,不论你选择什么背景留影,这个背景都会因为你而增添意义;如果你是一位普通人,你的留影会因为背景的知名才更显纪念意义。

所以,我们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总喜欢在地标性建筑前留影,包括我也不例外,拍张照片不仅是一种纪念,也是对旅途过程记录

图:摄于新加坡,这是其标志性建筑“鱼尾狮”,游客一般都会在此留影

01

古人以笔代“影”

游千山万水,览锦绣河山,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喜欢在揽胜过程中舞文弄墨,题诗作画,古代没有现代人的条件,只能以笔代“影”,既抒***怀,又示人曾经到此一游,尤其是名胜古迹,历史建筑,所以说在知名建筑前“留影”是历史“遗风”,并不是现代人的习俗。

图:摄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也是游客打卡留影地

02

外出旅游,我会在地标性建筑前留影的。

因为我们必定是外出旅游,是短暂的停留地方,为了给明天留下美好的回忆,所以,外出旅游都会在不同地方的地标建筑,和有这个地方特点前留影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

大家好!我是农夫看天下,很高兴能够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呢?我来说一个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将一头猪养到30000斤的故事

话说燕昭王姬职即位之后,大量地招贤纳士,任用贤能,前有大将秦开领兵大破东胡、箕圣国、真番,后有乐毅联合五国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一时之间燕昭王踌躇满志,威名遍布四海。大国尚且络绎不绝地遣使前来约好,北方的一些被打怕了的小国更是频频地摇尾乞怜,巴不得能够捞上一个俯首称臣的机会。

其中有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为了巴结燕昭王,特地给燕昭王送来了一头猪。使者宣称这头猪己有120岁的年龄了,因为特别受宠,主人还特意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养若溪”,当地的居民都把这一头大猪叫做“豕仙”。于是燕昭王也叫猪倌儿养着,燕昭王这一养又是整整养了十五年。

这时这头猪的身子已经长得足足有沙丘那么大了,它那粗得像大柱一样的四条腿却根本承受不了它的身体重量,无论是进食还是睡觉全都是趴着了。燕昭王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后大为惊异,于是下令管理衡器的官员设法称出猪的重量。

于是管理衡器的官员弄来了十把大秤,每一把秤都可以承受500斤的称量,总共是5000斤的称重量。每一把秤安排两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一共20个人同时发力,但是尽管所有的小伙子全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是不能动荡分毫。

争得抓耳挠腮的官员又连忙再去弄来了十杆大秤,每一杆大秤全都用上了两个秤砣,这时每一把秤的承重量已经达到1000斤,总共已经能够称量10000斤的重量了。一共用了80个膘肥体壮的大汉负责用肩膀起重。可是只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连响一瞬间,所有的秤全都折断了,可是那头大如山的巨猪还是没有离地。

这时一位水官上前献策,建议运用“浮舟称重 ”的办法进行称重,结果称出的重量足有“千钧”之重。古时候一钧等于现在的30斤,那么这头猪整整30000斤重。据说后来的曹冲也是利用这个典故知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这个故事出自南宋吴曾写的《能改斋漫录》卷二《符子》之中,原文如下:

但不知30000斤的猪到底是怎样的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能够把一头猪成功地养到30000斤,这种事情也应该是属于匪夷所思之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