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行摄影 > 正文

旅行摄影风暴,旅行摄影风暴图片

  1. 大家偶然拍到的天空有多惊艳?
  2.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事件?

大家偶然拍到的天空有多惊艳?

天空最好看的时段是日出日落

拍照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的“天时”就是把握最好的天气和最好的时机。

旅行摄影风暴,旅行摄影风暴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利”就是你所选择拍摄地点机位的优势。

“人和”讲的是你个人摄影技术。


天空是大家每天斯通见惯的

旅行摄影风暴,旅行摄影风暴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啥稀奇的也没什么好拍的。这是一般人们的心理。但对爱好摄影的我来说就不这么认为了,觉得天空的美景太多,拍点更丰富。例如早晨的天空在晨光的照射下红彤彤一片美极了。傍晚的天空有是一番景色,五彩缤纷。下午的天空更是气势磅礴,那云朵一会像奔腾的野马,下一会又是很安静的小云朵一字排开,总之,对摄影爱好者来说看那,那儿都是景。他们有发现美的眼睛。天空更是他们的摄影舞台之一。


"鸿雁,天空中,队队排成行……。"

这也有点儿太整齐了吧?儿时看到它们飞经头顶时,喜欢望着这队队南来北往的雁群,直到消失在远方。然后低头猜想,谁在指挥它们成为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难到它们也有交通警察?看来,动物鸟类都是有组织性、纪律性的,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们在空中飞行也不是想怎么飞就怎么飞的。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它们,不要在道路上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明明有人行道,非要走道路中间。自行车、电动车在机动车道上与汽车相挤,车辆也随意变道等,不按交法乱行驶。当一件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人们从来不会想到鸭子是怎么过马路的,更不会抬头仰望天空,看鸿雁是怎么队队排成行的。如果你没有见到过上述情景,就请看看这张天空有多么惊艳的图片吧。

旅行摄影风暴,旅行摄影风暴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上有哪些匪夷所思的***?

最长寿的多细胞动物

2006年威尔士班戈大学海洋科学院的一群逗逼跑去北极附近做科考,然后他们在冰岛附近的海底捞了3000多个空贝壳,还有34个活体,活体包括海螺、蛤蜊之类的东西。之后他们按照惯例把活体扔进冰箱,以便之后继续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可了不得了。

在那些活体里有一只超大号的蛤蜊,长度居然达到8.6厘米,通常来说这玩意一年只能长大0.1毫米,那么推测这只大号蛤蜊应该出生在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后来他们仔细研究又发现这个蛤蜊应该出生在1499年,也就是明朝弘治年间,于是这帮逗逼就把这只蛤蜊叫做“明”,这是一只寿命到达507年的动物。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够匪夷所思,真正匪夷所思的是这群逗逼把“明”的壳给撬开了,为的是研究下它到底多大年纪,于是这只最长寿的动物悲惨的死去了........

“明”:我入你们仙人板板.........

最后的实验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男人,他定义了无数化学中被熟视无睹却极其重要的东西,包括氧化学说、质量守恒定律、甚至真正现代的元素列表(不是周期表)也是他搞出来的。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天才却选错了职业,他在法国当了一名税务官,而且是在路易十六时期。那时候的法律规定,税务官收缴的税金如果交给国王后还有剩余,那么就由他自己支配。这个制度让拉瓦锡收入颇丰,有足够的钱去买器材做实验,也让老百姓恨透了这些税务官。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瓦锡很快被逮捕并判决了***,和其他27个税务官一起上断头台。大抵上这就是科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生命最后时刻,拉瓦锡决定再做一个实验,他想实验人的头颅被砍下后是否还有意识,这种意识能持续多长时间

于是他和刽子手做了个约定,当自己头颅被砍下后会尽力眨眼,以此来确定头砍下后是否还有感觉。在行刑之后,拉瓦锡眨了十一下眼睛,他最后的实验圆满成功,他的人生也圆满结束。

他们只一瞬间就砍下了这颗头,但再过一百年也找不到像他那样杰出的脑袋了。(Il ne leur a fallu qu'un moment pour faire tomber cette tête, et cent années, peut-être, ne suffiront pas pour en reproduire une semblable.)——拉格朗日日记

注: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史记载,但流传甚广。

隆中对或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文宣

“天下三分,鼎足而立,伺机而动,克服中原!”如此好的愿景,对当时流浪集团的领袖刘备来说,是多么的心旷神怡令人向往。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个渴望进城的农民为一小作坊主规划事业,说要三年内发展成为跨过公司,然后对他还爱理不理。相信换作任何人,内心都是澎湃的。当然这位农民并非普通种地的人,而是早已名满天下的“卧龙”。

有人爱说,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什么都不是,不过是屡战屡败的“氓流”,连枭雄都算不上。但是,话如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刘备,诸葛亮的事业会怎样呢?

可能的结局是,不怎么样!大概率的可能是继续在乡下当他的“村夫”,当然“卧龙”的名称谁也抢不到。毕竟取绰号的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力。

刘备遭遇诸葛亮,这一震铄古今的君臣际遇,也许是南阳系知识分子群体对自己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炒作。炒作的结果是曹操颇为所动,孙权不置可否,刘备心向往之。

这里面,徐元直以身试主,在刘备团队小露身手,当立首功。试想,徐元直要是这个头阵打得不好,或者一来就败了,那么后面基本就没有孔明什么事了。另外好友崔州平、尊长司马徽也深谙包装之术,把卧龙推到可安天下的高度,此外为称托孔明还添加了一个凤雏的戏份,有张有驰,可谓文宣之高手。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好理解了:心怀天下的刘备排除万难见到了年轻的诸葛亮。此时的孔明先生,就像现在的年轻人突然得到重用一样,心情激动的他自然的产生了肝脑涂地以报君恩的想法。当然,孔明的水平自然是可以的,否则必然会在刘备集团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淘汰。

对于隆中对,我们当然不能认为是孔明的神算,而是倾向于认为他对三分天下形势早有准备。孔明以他的才情和青年人特有的大志在一瞬间提出宏达愿景,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本身就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很有感染力。成功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而孔明这样的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当然应该成功。

不管怎么说,隆中对出现了,鱼和水相遇了,君臣从此开始一步步的实现他们对天下的规划。这样的文宣难道不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