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这么写当然是有意为之,两个巴山夜雨含义不同。另外李商隐的这一手法,也是效仿前人的笔法而来。当时景物化作日后的谈资,另有一番滋味。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当时的景物,第二个巴山夜雨成了想象中未来的回忆。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一句有问有答:你问我何时回家,我也不知道呀。苏轼在《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写到: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苏轼想功成名就以后归隐山林,可以终究没有如愿。
李商隐更是沉于下僚,他的仕途几乎没有一点点闪光之处,他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写下了这首诗。
读书人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理想也好,终究要参加科举,及第以后则身不由己,四处漂泊、宦海浮沉。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成了第一句的场景补充,在一个忧郁的场景中,透露出了游子的无奈。
第三句设问,开始想象未来相聚的时刻,这时候的“巴山夜雨”变成了想象中的想象。章法之妙,令人赞叹。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中两个巴山夜雨,叙述了作者远离故土的思乡和别后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其全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此诗不失为思乡念妻之佳作。
应是有意而为的。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实景,诗人眼前的景。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幻境,在想象中能向妻子讲述巴山夜雨的时候一定就是和妻子相见,畅述相思之久,相思之苦的时候。当我们体会到同是巴山夜雨却有虚实之分时,相同的语句就不再有重复之感。
《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而这首诗里,出现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巴山秋夜,大雨倾盆。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一起回忆巴山夜雨的情景。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何时才能回去?我还无法确定归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了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会对你说起,今晚在巴山听着绵绵的夜雨,我的心是多么的想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第一次“巴山夜雨"是实写,巴山秋夜,大雨滂沱,池水涨满。此时此景,使身在异乡的李商隐倍感孤独。这淋漓不尽的秋雨,这盈盈的池水,都让诗人的心情难以平静,无法入眠,思念之情更甚。
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十岁丧父,与母过着清贫生活,十几岁便突显才华,后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并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考中了进士。结识令狐楚是李商隐成材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其一生悲剧所在。因为老师令狐楚在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不久故去,这时李商隐也与其心爱的王氏结婚。而其岳父与其老师令狐楚分属李党牛党不同政治阵营,一段美好姻缘因此打上政治烙印,一边认为这是卖身投靠,一边认为是蛇鼠两端,两不认可,夹板老鼠两头受气,失去了政治上发展空间,纵然才华万丈也是枉然,一生连个带长字的芝麻官都没混上。
公元852年,李商隐应聘到四川东川节度使幕府中任职,不过就是些秘书工作,相当现在部队不带长字的参谋一类吧,有道是“参谋不带长,打屁都不响”,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收入微薄。这时李商隐的妻儿与朋友大多在长安,四川在长安南部,本诗所以叫“寄北”。
本诗开始一问一答,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也不知道啊,巴山的夜雨正将秋天的池塘灌得满满的了。
为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这反映了小人物的无奈,乱世中,小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象飘萍一样随风漂泊。这跟后来的范仲淹《渔家傲》说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个“归无计”完全不是一回事。范的“归无计”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建立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那样的功勋,怎好意思轻言思乡回去呢?范说的是悲壮,李说的是悲凉。
等到回去后与你坐在西窗下,共剪西窗蜡烛时,再给你说说巴山夜雨的故事吧!
律诗,特别是绝句,特别忌讳重复,李商隐作为晚唐一代大家,当然不会不知道。本诗却一反常态,用了两个“巴山夜雨”,当然不是巧合,肯定是有意为之。余以为,前一个巴山夜雨,是因为无法回答对方询问的归期,故意搪塞,顾左右而言他,推出个“巴山夜雨正涨着呢”,既然这样说了,那么回去后我再给你细说这“巴山夜雨”中包含的故事吧!
这是好问题,我是二十八画先生,很高兴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跟大家谈谈这两句诗的出处,这是宋代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
原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是作者闲游临安城时的感时讽事诗。第一句写临安城外青山隐隐,远在天边。歌舞露台,楼台鳞次栉比。第二句诗人直接用反问这种更加强烈语气,表示这西湖边轻歌曼舞何时能休止?最后两句以辛辣讽刺的文字写出当权者,肆意妄为,纵情声色,不顾大局,没有担当。不动声色的批判了“游人们”的腐朽不作为的庸俗丑态!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权者没有家国之志,不思进取的愤慨!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实在巧妙,是一语双关。表层意思指的是:杭州温暖柔和的春风,实际却指的是:社会中弥漫的纸醉金迷,不思进取的***风气。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昏昏沉沉,毫无报负,没有骨气,遗忘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无情的揭露了那些热闹与繁华的歌舞场面下的江山社稷的日益倾颓!
想要说明暖风指什么风,先看看原诗,再看看写作背景,基本可以推测出暖风指的是什么风。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歌写于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的皇室成员,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是北宋朝廷挥之不去的痛。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可见那段历史是多么的屈辱。
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现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可是南宋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而只求苟且偏安,对外一味屈膝媾和。同时,一些达官显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面对这种黑暗现实,作者写了这首诗,诗歌字里行间充满悲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岳飞的诗歌联系起来解读,可以使理解更为深刻:广大的仁人志士为家国奔走呼号,殚心竭虑,而决策者却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不得不说,这样的讽刺一针见血。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兵变,兵士众将皇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帝。遂改国号为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即史上北宋。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权集中于己一身,虽然避免了中晚唐藩割据的局面,但也直接导致了后期兵权力量的过度削弱,才有若干年后在与辽金及西夏战争中的失败,以至辉煌的北宋在沿续了一百多年后,即靖康二年四月,终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的耻辱灭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随携朝中功臣元老从河南一路南逃至江南建业(今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称为南宋。
《题临安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是一首辛辣的政治讽刺诗,作者林升在临安目睹南宋朝野***不堪题诗于临安一家客棧墙上,表达对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对当权者的极度愤懑,全诗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作者针对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知耻而后勇,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隅,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此诗作者既倾吐了百姓之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和家的命运深切忧虑。
诗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和鳞次栉比的楼台,如此大好河山下,当朝上下无休止的轻歌曼舞,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收复失地?后两句“暖凤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感慨。“暖风”多么希望是振聋发聩的清凉之风啊!一语双关,声色犬马,***之风盛行下,当朝文武权臣终日沉迷于如醉如痴之中,忘了国恨家仇,忘了失却的大宋半壁江山,也似乎彻底忘了祖先故都东京汴州……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21902.html
上一篇
孕妇旅行摄影照片真实
下一篇
旅行相机拆解视频大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