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平衡法则,这是一张图片稳不稳的第一感觉。从4个角度分享下我的感受:
基本上图片的平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杠杆原理。照片平衡无处不在,首先从拍摄主体处于的位置来讲即是图片的水平平衡。这是照片给人的第一感受,如果主体与对应出现失和或者位置安排不合理,那么该影像的构图就会显得失衡。所以照片左右、上下对称平衡很重要,这与我们平常生活的日常是相匹配和谐的。符合习惯就基本掌握了水平平衡法则。
其二,从图片的色调来讲即是照片的色彩平衡。色彩在创作中表达某种意境与情调,是摄影者与摄影主体之间情感交流的必然的感受,必要的想象,和必须的创造。可以根据需要和人的感受去随意增添、调整和改变色彩而进发让心景聚合。因此,色彩情调依赖的不仅仅是色彩本身,主要是摄影者的个人感受,而色彩越鲜艳,其心理分量越重。摄影者将这种感受***平衡融人作品,就产生出情景交融的浓厚情调。
其三,从空间背景选择来讲即是照片的明暗平衡。有明暗就有层次,层次是影调、色调层次的简称。就是照片表现出来的景物的明暗、和色彩层次。层次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因素,是处理照片造型、构图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明暗的平衡说简单点就是是硬光和柔光之间的一种平衡,要想图片越有层次,就越要注意明暗的平衡。
其四,从前后景深的选择来讲即是照片的虚实平衡。照片的虚实结合是构成画面意境的重要手法。景虚主体实也是增加空间感与突出主体的重要表现手段。用慢快门营造虚实平衡的画意感,还是用虚实的平衡让照片更有层次感。这都是摄影者保持一个照片虚实平衡度的最终体现。
所以照片平衡无处不在!
摄影的构图方式,千变万化,法无定式。
以网络百科给出的平衡式构图的定义,是比较狭隘的。是指摄影构图画面的某一角或者一边安排了主体,相对的在画面的另一角或者一边安排一个陪体,给人以满足、均衡的感觉,画面结构完整,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这个注解的定义,就是画面一定要有主体和陪体的对应关系,以达到画面的平衡感。
而实际的摄影拍摄中,很多构图是在平衡式构图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一个或多个构图方式,协同表达画面的。
一、广义上讲平衡式构图对立与非平衡式构图。
很多构图方式都是可以归入平衡式构图的,只要达到画面的稳定感就可以。三分法,井字构图,居中线、垂直或水平有序排列,几何图形中的正方形、三角形构图,都可以体现稳定感。
二、 狭义上讲平衡构图就是百科注解的定式。能与这个要求接近,给人极其稳定感的构图方式,只有对称构图和框中画的构图方式。
有人讲平衡式构图是静态的,其实这个说法不全面,平衡式构图在风光片中表现出的是静态稳定;而在有人物、动物等动态主体或陪体加入的时候,就是体现一种“静中有动”的和谐。
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学习一种构图方式,一定不要死搬硬套,要活用,要妙用;更多的时候打破定式的构图,才是最好的构图。
摄影时的平衡构图,既要避免因平衡而产生的呆板,又要确保画面视觉稳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均衡”,我主要运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供参考。
***用冷暖色彩对比时,暖色分量比冷色重;在同一色彩中,纯度越高的分量越重。因此,在构图时,可以在大面积的冷色中嵌入少许暖色,或通过提高(降低)某种色彩的纯度来求得平衡。
(摄影/夏雪)
物体的形态有多种多样,一般圆形物体比方形物体分量重,大体量物体比小体量物体分量重,在构图时可以结合大小与多少来平衡画面。
(摄影/夏雪)
摄影构图时,往往会***用虚实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这时,轮廓清晰的物体分量重;而虚化的物体分量轻。因此,清晰的物体面积宜小,虚化的物体面积宜大。
(摄影/夏雪)
在同一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分量重,静止的物体分量轻。如下图,一株树与一头牛对比,虽然大小悬殊,但依然能给人稳定的视觉效果。
这个问题可以有不同回答角度,可以从构图的角度来讲,比如对称式构图。也可以从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的角度来讲。
色彩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视觉重量。最典型的就是黑色的视觉重量要大大超过白色的视觉重量。饱和度高的色彩的视觉重量超过饱和度低的色彩。
陪体
陪体的作用除了衬托、说明主体以外,还有平衡画面的作用。
影子是可以平衡画面的,或者说暗的影像视觉重量更重。
前景的作用也有很多,比如装饰画面、引导视线,还包括平衡画面。
大的面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2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