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里有人引用:有人说再难以拍出《末代皇帝》这样经典的影片了,无论是群演的数量,影片的深度以及导演的水准,都不会再有了!我是不认同的。
中国最不缺的是什么?是人。所以第一:群演色数量不必担心,群演的数量从来就没有少过,虽然说很多报道说群演越来越少,可是对比一部电影来说还是能找到足够的群演的。第二:说影片的深度,其实现在的电影都在探索,在审查通过范围内去探索可行的最大化,比如《我不是药神》,你能说它没深度吗,有,只是深度及不上《末代皇帝》那么的高端,但也是一种大爱。第三:导演的水准,这个就不举例了,中国不缺好导演。
过去的奥斯卡,除了在电影艺术上要具有高质量以外,价值观要有两个主旋律一个是弘扬美国精神美国梦,一个是为黑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们发声,拿最近几年获奖的影片来说讲美国精神的有《拆弹部队》、《逃离德黑兰》、《聚焦》;为黑人和少数族裔发声的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奴十二年》。
其实说到底还是有着政治因素在里面
美国主张民主自由,言论自由,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在同样水平同等质量的电影,哪怕是要好上一些的中国电影面前,中国电影得奖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的。除非电影本身高于他们太多太多。但是这样的可能真的可能吗?我愿意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但是我们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末代皇帝》之所以能够拿到世界影史的“诺贝尔奖”奥斯卡,还是因为其超高水准的制作过程,和充满新意的论述点。
我们先来看看这部电影的超高水准:
该片男女主都是经过反复挑选
该片使用了1.9万名临时演员
该片聘请了溥仪的长兄溥杰和帮助溥仪完成自传的李文达作为顾问,还***访了溥仪的妻子、男仆和监狱长等等
该片出现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剧组特地为他们聘请了男性服装助理来协助他们穿衣。
该片用2200磅制作了朝廷命官所要的***发
该片花了10天培训了50名中国员工,使他们能在两小时之内搞定2000名临时演员的***发和辫子。
该片为了饰演旗人,2000名士兵剃了光头。长官劝说他们这显示了与意大利和英国间的国际友谊,并给每名士兵发放了3.5美元的奖金。
该片使用了1100名学生来饰演***期间的红卫兵。导演贝托鲁奇花了很多长时间来给他们灌输愤怒的情绪,因为这些孩子们都体会不到***中的那种情感。
有人说再难以拍出《末代皇帝》这样经典的影片了,无论是群演的数量,影片的深度以及导演的水准,都不会再有了!我是认同的。
1986年,末代皇帝剧组,在得到了中国***的授意和批准下,进入了紫禁城。在电影史上,这是具有极大意义的一天。同时为了配合电影的拍摄,召集了1.9万名临时群演,这样的规模除了在神奇的国度:中国,我想任何国家都不会有这样的大手笔。加上意大利***的导演:贝托鲁奇,天才般的拍摄手法,有人说一个导演一辈子能有一部电影载入史册,就已经可以名留电影殿堂了,而贝托鲁奇却有着不下三部的经典电影(贝托鲁奇***已于2018年11月26号离世,18年走了太多的***),这就是真正的***。
除了以上几点客观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这才是末代皇帝无法再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灭亡在1912年,而清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溥仪作为这个帝国的最后一个帝王,其本身代表的意义是巨大的,这样一部再现溥仪一生的传记电影,又怎么会是普通电影可以匹敌的。
另外一些小的元素,也是影片加分的原因,比如饰演溥仪的演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以及电影本身总体剧情的设计和服装、配饰等道具的准备,都是空前的。
与其说《末代皇帝》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倒塌的缩影,其经典和历史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获得中国***允许进入故宫实地拍摄的电影,动用群演一万多人。影片1987上映,长达三个多小时,拿下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奖。
影片将溥仪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年幼无知被推上皇位到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再到***中的风风雨雨满处伤痕。影片开启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用一个在大时代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一个看似是“大人物”的小人物,讲述了一个人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可惜的是公映时间太久远并存在删戏现象,如今甚至连片源也很难找到了。
溥仪的一生都在被安排,告别中度过,他的人生中根本就不存在选择,在乎的人一个个的离开或被送走,他的一生好似一个玩笑,看似光鲜却满目疮痍。
1908年12月2日,尚不足三岁的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于太和殿懵懂即位,又过了不足三年,他在法统上又迅速失去了这个身份。1967年10月17日,在历史罅隙中颠沛流离,经历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的溥仪,在北京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作为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患胃癌,不久离世。辛亥革命爆发后,溥仪在袁世凯要求下退位,仍享受"皇室优待"。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宣统帝溥仪再登宝座,但不到两周后就再次宣布退位。1924年,军阀冯玉祥发动***,将皇室驱逐出紫禁城。此后溥仪长居天津日本租界。1932年,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溥仪受到日本扶植,在举国唾弃中出任"满洲国"皇帝。1945年日降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在苏历经五年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溥仪被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内学习改造十年,此间他开始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 。1959年12月4日,他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特赦通知书",结束改造生活,成为普通公民。
影片整体是以现实为基调的回忆,服装考究却又不被束缚有一定的想象成分,当然要比现代的清宫戏真实可靠一万倍。影片的各个阶段***用不同的色调和光影展现人物境遇情绪。色调光影角度的切换随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时儿朦胧,时儿压抑,时儿梦幻,时儿现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溥仪和一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来到皇宫,他像孩子诉说着记忆中关于这座宫殿的故事,他的笑容中带着一点天真,一点可爱。结尾处红领巾打开了溥仪从皇座下掏出来的一个蝈蝈罐,爬出了那只跨越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蝈蝈,孩子抬头,溥仪已经神秘消失了。那只非现实性的蝈蝈显然象征着一种非时间性的东西,他在我们早以为他死亡的时候出现,是一个与历史对立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25533.html
上一篇
户外旅行摄影创作
下一篇
国产旅行相机包品牌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