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景拍摄 > 正文

滑轨拍摄风景图片

  1. 摄影中的接片是什么?怎么才能拍出高(neng)大(pian)上(zan)的风景接片?

摄影中的接片是什么怎么才能拍出高(neng)大(pian)上(zan)的风景接片?

对于场景较大的美景广角镜头单张出片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首先,就算是使用12mm的镜头,能够涵盖的画面也是有限的,如果需要更大场景的,就不够用了;其次,超广角镜头畸变大,就算刚好装下你想拍的场景,后期进行畸变校正裁剪之后,构图就变了,还有可能把有用的内容裁剪掉了。所以,掌握全景接片的方法非常有利于个人摄影创作。

拍摄中,我使用的是EOS 5D Mark IV相机,它的宽容度有明显提升,暗部提亮的时候画质不会有太大影响,同时,在黑暗环境下长时间曝光的噪点很少,对画质非常有利。EF 16-35mm f/4L IS USM镜头的16mm端畸变小,成像素质优秀,抗炫光能力强,我绝大部分情况都会用这支镜头。

EOS 5D Mark IV光圈:F8 快门:20s 感光度:100 B.way ND1000+GND0.9

滑轨拍摄风景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确定拍摄对象

这点不用多说,想要拍照肯定要先确定拍摄对象嘛~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景色的特点决定是否接片,其实国画中长卷的文化因子根植在每个人的基因里,对于我们摄影人并不难理解。

EOS 5D Mark IV 光圈:F7.1 快门:2s 感光度:100 B.way ND1000+GND0.9

滑轨拍摄风景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选择合适的机位

这点很关键,要考虑到是全景接片,虽然拍摄的时候是一张一张拍,但是后面是要制作全景图的,所以,拍摄前要想好整体的构图,也就是后期合成全景图以后的效果,根据想要的效果选择机位。

接片

滑轨拍摄风景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个场景分成多张照片拍摄,然后电脑中通过特定的软件来拼接成一张全景照片。

如何拍摄?

1.相机设置为M挡,严格***用全部相同的拍摄参数,保证参与接片的照片得到一致的曝光。如果你选用光圈优先模式A挡,或者程序曝光P挡来拍摄,有可能会因为机内测光方式不同导致产生不同的曝光组合。

2.尽量使用全景接片云台拍摄,退而求其次可以使用三维齿轮云台或者带全景功能的球形云台,尽量保持水平。

3.尽量使用50mm焦距以上镜头竖拍横接,避免使用广角和超广角镜头拍摄接片。因为广角镜头的边角画质较差,不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更重要的是畸变会比较严重。我个人喜欢用85mm、 100mm的视角拍摄接片,因为画质更好,背景压缩更强烈。

4.适当地重合拍摄画面,重合度最好超过20%以上,保证后期接片的准确性。


看了这几个回答,都没说到点上,还停留在把想把镜头成像圈拍不到的部分拼接到一幅照片上!这只能说是拼接照片的一部分,包括全景摄影也是一样的。拼接,只是全景摄影的基础。

拼接的需要,看自己对照片的要求来使用,这包括了很多方面,唉,不说了,搬砖挣钱重要,晚饭钱还没着落😭

  面对大自然的无敌美景,如何才能180°全景再现那种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场景!只有接片!只有接片才能实现全景重现!

  风光摄影中我们经常苦恼于不能完全还原我们所看见的恢弘场面,广角镜头虽然可以拍下我们看到的场景,但这时往往伴随着带来暗角、边缘变形、画面上下方向空域过多的弊病,最大的问题拍摄一张照片的像素无法满足后期印刷的需要。我在风光摄影中碰到大的场面我喜欢用接片拍摄,下面说说拍摄中注意的几个技巧

  首先,我基本都是手持拍摄,一般大的场景拍摄都需要10张以上的竖构图接片,手持拍摄能完全解放云台的限制,并且能快速完成,当然早晚拍摄或者三张左右的横构图拍摄还是建议三脚架

  其次,镜头的选择我比较喜欢用24-70的变焦镜头,也可以选择这个范围的定焦镜头。当然为了获得高像素的照片,为了拍到压缩感很强的远景大片,我也用过200mm镜头接片拍摄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

 第三,很多教材都说一定手动统一曝光值曝光,这当然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拍摄中10张以上的接片的场景光线很不平衡,如果手动曝光反而会出现明暗不均,所以我一般就用A档自动曝光,后期再轻微调整

  第四,多张接片拍摄中一定要有一条基准线,基准线可以是海平面、山脚水平线、山顶水平线等,这时保持每张照片的“基准水平线”在取景器的同一位置,并保持基本水平极为重要。

  第五,还要注意一些一般性的技巧:接片拍摄中每张照片拍摄要注意重叠1/3到1/4,越是广角的镜头重叠应该越多;拍摄中要有统一的焦点;拍摄时候多拍摄几组等等。

  第六,后期如果需要打印出高像素的接片我用PHOTOSHOP软件来接片,如果要快速出片在网上交流那PTGui PRO软件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平常拍摄时使用的镜头焦距长与短的差别,不同焦距的镜头摄入的画面容纳的元素多寡大小的不同。一般地,焦距较短的镜头会比焦距较长的镜头纳入更多的元素,完成的画面也会比后者来得更为开阔、广袤和恢弘,比如24的镜头与70的比较,70的镜头与200的比较,等等,余类推。

特别是在风光类[_a***_]或人物众多的“大场景”拍摄中,宽广画面(也称全景片)会比窄画面更受欢迎,这就产生了接片拍摄的需求。

接片拍摄有横向接片,当然也就存在着竖直接片,以下的叙述如果涉及到竖直接片,***用的思路完全类似或者相同。

这是必须。目的是保证相机拍摄的多张图片处于同一水平线范围,保证第二张与第一张、第三张与第二张的水平连接,防止由于动作的抖动而接片失败。

这个说法似乎有点绝对,但是必须。例外的情况是,你的手持拍摄能力特别强、稳定性特别好,也可以手持拍摄,但必须保证连续拍摄的几张图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我们平时所说的构图,只是通过单幅的画面来展示,就是通过取景器或屏幕预览,立即、直观地知道将要完成的拍摄画面上下到哪里、左右至何方,但是接片拍摄时就不一样了,最终完成的画面它将是通过几幅单一的图片的连续累加而得到,不可能让你一眼就能看出最后得到的片子是什么样子、体现出什么气势,必须通过你对第一幅、第二幅等等图片在大脑中拼合、连接并且加以联想,才能得到一幅“脑海”里的草图。

这个过程是分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整体构思,确定“大”画面的上、下、左、右。

第二步,根据整体构思,安排“分”片的左右位置,就是第一幅拍到什么位置,第二幅从什么地方开始;余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