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回答问题:在戈壁,沙漠工作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虽然没有在戈壁沙漠工作生活过,听我在公路管理局道班一个朋友说过(现在已经调离了)。
工作生活在那里,过去是工作生活经常与风沙为舞,夏天热的烤人,冬天早上也特别冷。出门要穿戴的严严实实。一个作业区十几个公里,绿化带少,防沙区距公路只有1公里左右。有时吃饭,碗里面也有沙子。工作点的住房里每天都有厚厚一层沙土。
到春天,大伙种各样的绿植,它们大多非常难存活。栽的榆树,杨树好几年也没有长大。有一年撒了***,长了一片“三叶草🍀”它们坚强的活了几个月。一天她意外的还看见了一株“四叶草🍀”,为此高兴了半天!
2017年秋天,我们开车从喀什出发,经和田去乌鲁木齐,专程走了一趟戈壁沙漠公里。一路走过,看见了许多成片的绿植和滴灌,听说现在的人工防沙区距公路有5公里多了。
图片:来源网络,有究必删
我在50岁退休的时候,去新疆我妹妹家小住,妹妹家住在湖和沙漠旁边是旅游景点,我妹妹在景点偏远的沙漠旁边开家饭店供游客用餐,因为条件差找不到工人我妹妹让我帮她去管理饭店,刚到的时候感觉好新鲜,每天上午就到沙漠玩一个小时左右的沙,然后回饭店开始了洗菜 洗鱼 洗牛羊肉,擦桌摆凳等待客人到来,忙碌到下午两三点没客人了,休息到傍晚时候再到沙漠里去逛一圈,刚开始做得清静人少没什么烦脑感觉还好,但是过了个把月左右游客少了,每天接待不到十位吃饭的人员感觉有点凄凉,就感觉在沙漠
呆着荒凉交通不便,有时感觉无助,并且想回城市生活。
九三年在南疆农一师七团,戈壁滩上新建的一个农垦单位,到处是盐质地,视力范围内没有一根树子,住的是土块房,喝的是地下带咸味的水,路是泥尘路,冬天风冷的象刀割肉一样,晚上睡觉盖几床棉被,整个头全盖着,室内桶里的水第二天是一桶冰,衣服凉在外面是冰条子,地冻三尺不是***话,到处白茫茫一片…………
开春后风沙大,吹起来让你真正去体会什么是遮天蔽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夏天一但下雨房顶是泥糊的,屋里床上,地下,灶台到处漏雨,锅碗瓢盆全上阵接漏。蚊子多的无法想象,夏天傍晚的时候,不敢出门,手往脸上一拍,手掌全是血,秋天四处***枯燥无味,昼夜温差大,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天天与泥土打交道,平地整地,放水浇地,种水稻,种向日葵,苜蓿。
想体验的可以尽情地去,我反正是再也不想去了!不过现条件该好了!看后有什么体验?想不想一睹为快?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呆过几年,算是在戈壁滩里面吧,往里面走一段进能进入沙漠里。
刚过去的时候,许多同事不习惯那边的气候,有一半以上的人会流鼻血,因为太干燥了。第一次在那里洗衣服,把洗好的衬衣放到屋外的铁丝上,半个小时后,干了!
在这个年降水量约等于零的地方,水就是最富贵的***,好的是基地那一带地下水***还比较充足,利用充足的地下水,种了不少的树,有的地方还会种菜,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也慢慢形成了一个小气候。
戈壁滩虽然看起来一马平川,一眼望不到边,但如果开车进去也要小心,可能冷不丁就会有一个坑出现在你的面前。同事带着北京来的领导开车去戈壁滩里玩,一不小心就翻车了,有死有伤。
也有好玩的事情,戈壁滩有一种植物叫骆驼刺,这种植物虽然露在地表上的可能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可能是生长了几百年的植物,深扎入地下的根系有可能很粗壮,因为戈壁的地形,所以它的根就比较容易形成非常奇特的形状,是制作根艺的极好的材料,往往只需要修剪一下,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艺术品。所以当地有些人就到处跑到戈壁滩里面找这个东西,用铁锹挖了出来后做根雕,甚至还出现了有名气的根雕艺术家。
还有一种东西也挺好玩,就是周边石头山上的风化石,几千几万年的风沙,把石头吹成了非常奇怪的形状,有的石头天然就有着极强的艺术性,记得当时有人从山上找到一块儿石头,搬下来后,就另有人出价五千购而未得。
现在还有在戈壁滩捡一种好看的石头来卖的,过去我们在那里的时候,没有什么商业。大家的爱好,就是周末出去喝点酒,热闹一下。
至于大家向往的什么黄杨林,更是天天见的东西,从我住的单身宿舍出去,往外面走五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古河道边上,那边就生长着一片胡杨树,拍照片应该也好看,可惜那个时候没相机,没有留下什么照片。
当然比较不爽的事情就是风沙大,不论你如何严密的窗户,总会有沙子钻进来,几天不打扫卫生,就会有一层的细沙。
经历过一次沙尘暴,相比这些年的大风天刮起来的黄土,那才是真正的沙尘暴,白天突然变成黑夜,太阳不见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大树连根拔起,沙子打在玻璃上声音很大。几分钟后,突然一切都结束了,只有把沙子打过的玻璃,不再那么光滑了,好像变成了毛玻璃。这是在屋子里经历的沙尘暴,如果是在户外,那可能真的有生命危险,太恐怖了。
沙漠工作生活我深有感触,我是生活在一个属于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一个小县城。二十一世纪初,刚毕业的我分配在一个沙生植物工作站工作,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生态环境非常恶劣。我是三月去单位报道的,那时候单位春季从来没有休息时间,其余时间一个月休息四天,刚去的时候对环境非常不适应。春季几乎每天都是黄沙满天飞,去沙漠植树,沙漠中大风刮的行走非常艰难,有时候被风吹着要跌到,身上、头上捂得严严的,还是风沙打得脸通红,沙子迷眼睛是常事。中午沙窝里做饭吃,吃完饭碗底里都有沙子。 夏天刮风少了,但是沙漠边缘好像离太阳近一样,热的要死,而且是干热干热的那种,晒的脸非常疼。尤其4.12的那场风暴,没有预兆的一场狂风呼啸而来,大风卷起漫漫黄沙向村庄扑来,所到之处,树木被折断,庄稼被卷走。
但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当地的人们却没有退缩,为守护家园,一代又一代当地人前赴后继、持之以恒地战风斗沙,将绿色接力和守卫家园的持久战坚持到底。
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林业工作者,更是积极转从树种选育、造林模式、林草自然更新、地表结皮形成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防沙治沙水平。现在家乡天蓝地绿,沙尘暴天气少了,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道路两边绿树成荫,环境卫生干净整齐,家乡人们要让它成为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的一粒绿色明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3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