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行摄影 > 正文

旅行美食摄影匠,旅行美食摄影匠是谁

  1. 七八十年代,农村的“杀猪匠”有多吃香?

七八十年代,农村的“杀猪匠”有多吃香

谢平台邀请。

七八十年代,农村的杀猪匠有多吃香?也没有多吃香吧。其实真正吃香的,是设在公社小镇上的国营食品所(屠宰所)。

俗话说:“大风吹不倒犁尾巴,天灾饿不死手艺人”。意思是说农民不会失业,手艺人总能弄到钱。杀猪匠也就是一个手艺人。那时候农民只能挣到工分,而杀猪匠能挣到钱,手头就比一般人宽裕。

旅行美食摄影匠,旅行美食摄影匠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杀过猪以后,主人除了付工资,还会留吃饭,用新鲜猪肉炒几个菜。杀猪匠因此可以喝一口小酒,经常吃到猪肉,肚子里的油水就比一般人要足一点而已。

而国营食品所就不同了。所谓“食品所”,经营的“食品”其实只有猪肉一个项目。手中握有牲猪收购和肉食供应两大实权。

只有经历过的老年人才知道,那时候农村的牲猪收购是“购留各半”政策,即喂两头必须交售一头,喂一头必须交售半头。收购价几角钱一斤,但这是铁打的任务,不完成是要问责的。

旅行美食摄影匠,旅行美食摄影匠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时交售的重量要求是130市斤,这放到现在只能算个胚猪,远不夠出栏标准。但那时候喂猪没有粮食,只有野草野菜,猪吃得多就是不肯长,有时候喂一年都不夠标准。弄去交售时,能不能卖出去,就是食品所的职工一句话了。

你和食品所的爷们有交情,不夠130斤也可能给你收了;和爷们没交情,非得达到标准才会收;如果爷们看你不顺眼,夠130斤还会说你这猪太瘦,没有膘,杀不来肉,牵回去喂几天再来!

猪肉供应时爷们更是身价倍增。那时候是***供应,凭供应证和肉票买肉。但肉质有好有孬,供应时间时有时无,***的时候要站很长的队。这些都让食品所的“掌刀”师傅有“弄权”的机会。

旅行美食摄影匠,旅行美食摄影匠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至少喂一头猪,都是等到快过年时宰掉吃肉,喂猪的人多而会杀猪的人少,所以七八十年代的杀猪匠很吃香。

在我的印象当中,一进腊月,农村的年味已经很浓,杀猪是其中的一件大事,这个月是村里仅有的几个屠夫大显身手的时候,手拿杀猪刀,脚穿高筒靴是他们的特别之处。

那时候的杀猪匠虽然很少,但是得到的报酬也不是很高,最实惠的报酬就是美美的享受一次肥肉大餐,那时候很难吃到大米,土豆炒大肉+肉汤面就是对杀猪匠的盛情款待,临走时给带一盒烟。

杀猪是一项又赃又累的活儿,杀猪匠杀完猪后,身上有一股很浓的血腥味,记得每当母亲把杀猪匠请上桌时,我们当小孩的便立马跑的远远的,等人家离开后我们才吃饭。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可笑。

欢迎大家留言!

在过去,每个村里都有"杀猪匠"。他们都备有杀猪工具。如长尖刀(杀猪用)、刮刀(刮猪毛用)、肉钩等等专用工具。

我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村里会有几户人家养的肥猪要宰杀过年。除了自己过年用以外,多余的会变卖现金,这时的"杀猪匠"会帮忙割卖。到最后主家管饭,拿些报酬。

虽然是杀猪匠,我们生产队德发从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不是技术的原因,因为他是***兵,而且是老光棍,落了一个馋名。当他一嘴血,攥着猪腿呋呋吹气时候,小孩子们公然喊,快来看,吹猪呢吹猪呢。跟嫂子家吃饭看不到好脸色,主家管饭后还要给一斤多脖头肉,提到家扔在案板上,算是扬眉吐气一回。

除了过年过节,杀猪的机会不多。记得生产队宰了猪,抓阄,按号割肉,为箱子油带的多少受人指责。这时候他就放下杀猪刀,嘟哝着怎么剌呀,一副奈何的模样。队长发了话,才敢动刀。

很卑微,哪里吃什么香!

谢谢粉友邀请!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每年一到冬月间,过了小雪,我们队上杜嗲就开始忙起来,这段时间是我们生产队家家户户杀年猪的时间,要从冬月初几一直杀到腊月初几,差不多要一个月。

杜嗲是我们队上唯一的“杀猪匠”,岁数虽然大点,在我记事时,看他就有五六十岁,但他杀猪有经验,杀了一二十年猪,是一把老手。

我小时候特别玩皮,喜欢看他杀猪,尤其是对他那长长的竹蓝子里装的家伙特别好奇。

他竹蓝子里装的什么?

有各式各样的杀猪刀,磨的白晃晃的:

有几把小刀,又尖又快,足有吃饭的筷子那么长,是用来杀猪放血的;有几把砍刀,是用来剁骨头的;还有几把像斧头形状的扁刀,是用来剔肉切肉块子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样工具,是一根长长的铁杆子,有三尺来长,这根铁杆子可以当两用:

一个可以当扁担,一头挂着装杀猪刀的竹蓝子,往肩膀上一扛就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