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原本是定点上班的凭证,后在网络上意为“到此一游”,也是一种证明来过的印记。我认为,“打卡式旅游”含有以下几重概念。
1、生活的仪式感。足迹每到达一个地方,就想为这段记忆留下证明,是每个旅行人的本能。只是,有人用文字,有人用镜头,有人用手账。时光苦短,在青春靓丽的时光里,留下靓丽的照片,也是一种对世界说“我来过”的方式。
2、快节奏地体验。“打卡式旅游”备受争议的一点是,很难慢下来去体验当地的生活,用一张张光鲜亮丽的照片取代旅游的真实意义(如果这个意义真的存在的话)。这可能也是题主想要追寻的本质:对一个城市、地方的深度体验,应该是胜过浮光掠影的照片风光的。
3、不应停下的脚步,究竟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随着社交媒体的泛滥,我们看到太多随时走在路上的人,我估计,现如今想用一张旅行照PASS全朋友圈,估计只能近距离太阳合影了。
新马泰看腻了,拉萨非洲早就不神秘了,大海变成比矿泉水还要枯燥无味的意向。同时,各种自媒体依旧倡导“走出去”,仿佛如此折腾生命才会有意义。原本是陶冶情操的旅行,什么时候变成疲惫不堪的“步履不停”了?
尽管如此,不管是“打卡式旅行”还是“深度”旅行,它的本质是带人短暂逃离现在的生活,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去把自己丢到更大的空间里,去碰撞。尊重他人的旅行方式,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正道。希望每一个在人间行走的旅人,都开心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3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