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定焦和人的视角差不多,回家是记录,讲究的是真实,影像不变形,行动方便,体积不要太大,可能你会说直接带一个变焦镜头就行,但成像质量很定没有定焦好,所以综合起来还是50或者85,当然更可以带一个24-70,家人团圆,空间有限,最能派得上用途,这个更好。我也想,但俺没有。来年买一个。
春节是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作为摄影爱好者在这样重要的节日当然也要拿起摄影器材拍摄和纪录下来与家人重要的相聚时刻。
春节家人都团聚在一起,是拍全家福最好的时机,当翻起曾经的泛黄照片相册时,感动的照片往往是和亲人在一起的留念,最好在每年春节都能拿起相机记录团聚时光。
在器材的选择上,卷太郎会选择佳能5d3机身加24―105套机镜头,另外还需要用于跳闪的580ex闪光灯。选择这套中规中矩的器材对于拍摄全家福是足够的,拍摄多人合照景深不能太浅,所以光圈无需太大,这枚24―105的光圈是f4,完全够用,拍摄时放在f8至f11均可,全画幅机身能够具有良好的照片宽容度,若在室内拍摄光线不佳,将闪光灯用跳闪补光,以确保快门速度。
2、拍摄家乡想吐风情纪实器材
拍摄春节期间的风土人文纪实题材,不需要有太过于仪式感的摄影器材,最好在不惊扰拍摄对象的情况下记录下最真实的风土人文场景。例如过年贴窗花的场景,小孩子放鞭炮的场景,母亲张罗年夜饭的场景等等,一台小相机就够了。卷太郎会随身携带一台黑卡rx100m3,用于拍摄记录春节期间的点点滴滴。它可随时装在口袋,便于随时使用抓拍,它具备大光圈变焦镜头,可以适应广角到中焦的场景并且大光圈确保快门速度,纪实拍摄很够用。
3、春节美食拍摄器材。
很多朋友都已经将餐前拍摄食物作为了用餐仪式,春节期间美食佳肴丰盛,更要认真记录一下,还能体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这方面手机有着很强的优势,因为无论在哪吃饭都可随身携带手机,28mm左右的等效焦距很适合拍摄美食,并且有一定微距能力,可以靠近拍。卷太郎会带一台vivo xplay6用于日常美食拍摄,它具备较大光圈,带光学防抖,拍照还是很给力的。
Hello,大家好!我是小睿摄影!
这个问题确实是我比较愁的一个事!下面就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给大家说一说小建议!
1.确定自己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另一个就是自己到底有什么器材!比如,我们就一个手机,那就不用发愁带哪个器材了!这里主要说的还是有很多器材的小伙伴!
2.我们的目的
若是有任务,比如公司要求回家过年拍一组家里过年的图片!这样的小伙伴,当然要带上自己最专业的设备!像闪光灯、反光板、各种焦距的镜头等等……
若是我们就是回家团圆,偶尔想拍几张图片的话,我建议就带一个便于携带的摄影器材,加一个24-70的镜头就可以了!
我是摄影爱好者,过年回家会带几乎全套装备。我的装备包括相机、各焦段镜头、滤镜、三脚架等。如果天气好,还准备带赤道仪(去山野拍星空)。
为什么带这么多东西,我一样样的给你说。
首先,我的老家不远,离上班的城市70km,40分钟可以到家,我自己开车,不用带很多行李,所以有充足的空间带装备。
其次,老家在乡下,有很多东西可以拍。一是过年期间一家人团聚,可以抓拍家人在一起的镜头,我准备了标准镜头(佳能24-70和佳能35定);二是可以拍摄一些乡下的[_a***_],我准备了广角镜头(佳能16-35、佳能8-15、老蛙12);三是可以抓拍一些孩子们***的图片,我准备了中焦镜头(佳能70-200、佳能85定);四是可以拍摄一些山野的植物、花草等,我准备了佳能百微镜头;五是可以打鸟,我准备了适马150-600镜头。反正春节期间就是玩,玩就玩个尽兴!
第三,我弟弟也喜欢摄影,这家伙在外省,难得回来一次,这次也是自驾全套装备带回来了,他用的佳能5D4,我用的佳能1DX II,正好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相约出去拍摄。
回老家过年,最好带上一些自己预想拍摄的题材的器材,以免设备太多太重增加行李负担。
一般来说,带上一支24-70基本可以解决一般的拍摄,既能拍摄全家福等人像作品,也可以拍摄一些自然风光。
在配置上一只闪光灯,用作补光之用。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曰,举国欢庆,家家团圆,节曰民间活动多多是拍摄人文题材的绝佳期,只要贴近生活不管什么摄影器材都不重要,关键能记录下我们百姓幸福生活就是好器材。
谢谢题主。这个问题很好,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作为摄影者可以拍摄的题材很丰富:民俗、年集、庙会、家人团聚等等。
至于回家过年带什么器材,也要根据个人的拍摄喜好和题材决定,我一般就是相机,无人机+手机。
从简出行的话,只带手机也可以,关键是要喜欢拍,不求高大上,只要真实记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