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句,间接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春天来了,春暖花开,春意浓浓——桃红柳绿,花香鸟语,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随着春天的到来,摄影者的春天也到来了。这时候,和广大摄影爱好者一样,我会走进春天,走进自然,踏青赏春,拍花摄草,用相机记录浓浓春意的美好……
春天的美好,是从杨柳吐絮开始的,而杨柳吐絮的美, 只有经历过寒冬,对杨柳情有独钟的人,才能体味出来。因此,我不会错过它一年一度的,只有几天的亮丽绽放。
到时,我会站在莫愁湖水院四方亭上,居高临下,俯视古柳树上,无数长长的柳条垂于蓝蓝的湖面,柳条上无数鹅***的柳絮嫩芽,像无数只小蝴蝶 在闪闪的阳光下,翩翩起舞。
此时,我站在那里,端着相机,盯着取景框,手动调节着长焦距镜头,对准几支柳条,等待着时机到来。
来了,春风轻拂,柳条起舞,湖光波影,我连连按动快门,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画面。
我为这一组照片,提名《柳颂》——“你用整个冬天,都在孕育,孕育一个信息——春天来了!于是这个世界,便变得鲜活起来……”
桃红柳绿春正浓。当桃花盛开时,我定会去南京著名的赏桃圣地——小桃园。面对五彩缤纷的桃花,我会用长焦距镜头,将一树桃花,拍出虚实相映,繁花似锦的画图;用微距镜头,拍出虚化、雾化、净化背景,突出花之主体,花之精神,花之韵味的桃花图来。
牡丹开放,国色天香。古林公园的牡丹园,也是春天摄影者必到之地。在那里,我常用长焦距镜头 拍摄牡丹花高贵华丽的姿色容貌;用微距镜头拍摄荷包牡丹的花卉意象:一朵朵荷包牡丹花,像一只只小乌龟 神奇又可爱……
一说起“春意正浓”就让我想起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可以看出来春天的感召力,同时诗里面的“杨柳色”那就是向往的“春意”。
春天就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摄影人也都非常喜欢拍“春”,春天的花含苞待放,春天的树叶抽丝发芽,春天的女孩嫩滑水润,春天的天空碧蓝透明,春天的山岭蕴含生机……整个春天一派生机勃勃。谁不爱春天?但是要想把春天里的“春意正浓”通过镜头反映出来,也还是要讲一些技巧的。我拍摄春天的“春意正浓”喜欢拍“绿”,拍“笑脸”,拍“青春”,也拍“万绿丛中一点红”,拍“群燕闹春”,拍“蝴蝶戏花”,拍“小鸟弄春”等等,这样就把整个春天孕育的生机和万物复苏以及生机勃勃的“闹春”景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立春已过,春天渐渐向我们走来,春天,大地回暖,百花盛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踏进大自然的怀抱,有些人拿着画板,有些人操起相机,把大自然的美景画在纸上,定格在相机里,那么,我们摄影人的摄影照片如何来表现“春意正浓”呢?我觉得可尝试拍摄些以下题材。
不要小看这些野花小草,大地的绿色除树林外,它们也占主要位置。“春风吹绿江南岸”,三月过后,大地气温渐升,这些小草野花一个劲地冒出来了,从田间到地头,都有它们的身影,如图1、2,用微距拍摄这些小花,再配以绿色的背景,体现了春意正浓。
二、破土的春笋,盛开的桃花
春雷一声震天响,三月中下旬,竹笋蠢蠢欲动,破土而出,下过春雨的竹林是那么清新,一支支粗壮有力的竹笋(图3),冲破大地,冒了出来,旁边是新鲜的泥土,碧绿的小草。此时,江南的桃花也盛开了,山雾蒙蒙,粉红色的桃花开遍路旁,有时也有难得的好天气,蓝天,白云,桃花今人神往如图4、5、6,如果能把这些景色纳入镜头中,何尝表现不出“春意正浓”呢?
三、油菜花,茶园(图7、8、9)
油菜花一直是摄影人拍摄的主题,春风一吹,油菜花格外飘香,身置花海中,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芳香带来了大量蜜蜂前去***蜜,此时游客也络绎不绝。茶叶是这季***摘最好的时候,在我们这里有明前茶的说法,绿油油茶园也能体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息。
春天,拍摄表现“春意正浓”的内容太多了,可以是一片草地,一片森林,一片花海,或撷取其中的一朵花,一根沾有露水的小草,一叶知春,让我们投入自然的怀抱中,用手中的相机去描画美好的世界。
我是田园Ty,我是头条的新人,我喜欢摄影,请大家关注我,鼓励我,谢谢!
摄影作品如果想表现“春意正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还原诗词中的画面。
上下五千年,我们有不少经典的诗词都是讴歌春天的美好的。想拍出“春意正浓”的感觉,想几首和春天有关的诗句,把诗词中所描写的“春意”定格在照片里就可以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根据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摄影爱好者至少可以拍摄两幅相关的摄影作品——第一张是春天里的鸟鸣,第二张是春雨中的花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njiangxiuxian.com/post/8173.html